2021年教師資格《小學教育知識與能力》大綱考點分析【小學生主要特征】.
2021年教師資格《小學教育知識與能力》大綱考點分析【小學生主要特征】
(一)童年期兒童生理發(fā)展的主要特征
童年期是生理發(fā)展相對穩(wěn)定與平衡的時期,身高、體重、肌肉的強度和耐力、肺活量的增長都相當均勻。童年期的兒童骨骼增長較快,但骨化尚未完成,因此,小學生的骨骼富有彈性,但不堅硬,易彎曲變形。尤其是脊椎的軟骨成分豐富,骨盆骨化尚未完成。童年期兒童肌肉含水分相對較多,含蛋白質、脂肪、糖和無機鹽較少,富有彈性,而肌力較弱,容易疲勞,但恢復快。大肌肉、上肢肌發(fā)育較早,小肌肉與下肢肌發(fā)育較遲。小學生心肌纖維較細,心臟功能較差。
(二)童年期兒童心理發(fā)展的主要特征
1.觀察力
小學生,尤其是低年級學生觀察事物缺乏興趣、缺乏系統(tǒng)性,常注意一些感興趣的、新鮮的東西,而忽略主要的東西。教師應引導兒童從知覺事物表面特征發(fā)展到知覺事物的本質特征。
小學生觀察力的發(fā)展經歷三個階段:(1)認識“空間聯系階段,兒童可以看到各對象之間能夠直接感知的空間聯系;((2)認識“因果聯系階段,兒童可以認識對象之間不能直接感知到的因果聯系;(3)認識“對象總體階段,兒童能從意義上完整地把握對象總體,理解圖畫主題。其中小學低年級兒童大部分屬于前兩個階段:小學中年級兒童大部分屬于認識“因果聯系階段;小學高年級兒童大部分屬于認識“對象總體階段。
2.注意力
小學生的有意注意不斷發(fā)展,但無意注意仍起著作用。低年級學生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師及時提示和提出要求
3.記憶力
小學生記憶的主要方式是形象記憶。對低年級兒童而言,直觀形象記憶、邏輯記憶的發(fā)展占優(yōu)勢,因此,教學中要注意運用直觀教學,并使記憶系統(tǒng)化。
4.思維能力
小學生的思維正處于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階段,思維缺乏自覺性、靈活性,抽象思維能力相對較差。小學生在概念獲得方面尚有困難,因為概念的形成需要經過分析、綜合、抽象、概括的過程。所謂抽象思維,就是掌握概念,并運用概念組成恰當的判斷、進行合乎邏輯的推理的思維活動。
5.情感
兒童入學后,學校不斷向兒童提出新的要求,從而情感的傾向性、深度、穩(wěn)定性及效能各方面都發(fā)生r變化。但小學生的道德感是比較模糊的,經常依靠教師的評價來衡量事物的好壞,而且小學生的理智感大多是和具體事物相聯系的。
6,自我意識
兒童自我意識包括對自己的感知以及對自己情緒、意志的自我意識。對自己感知方面,有自我觀察和自我評價等;情感、情緒方面,有自愛、自尊、責任感和義務感等;意志方面,有自制、自我紀律、自我調節(jié)等。
小學低年級兒童獨立評價自己能力相對較差。中年級開始逐步學會把自己的行為和別人的行為加以比較來評價自己的行為。教師與父母對兒童活動的及時評價以及言行的潛移默化對兒童自我意識的形成有重大作用。
(三)童年期兒童的學習特征
1.低年級兒童難以深刻理解學習的意義
低年級小學生對學習的價值不甚了解,對學習和游戲也難以分得很清楚。教師應盡快讓學生習慣r新的生活制度,使兒童認識到學習不完全是游戲,而是一次認真的工作,學習能知道很多有價值的東西。
2.學習動機是希望得到老師的稱贊、父母的夸獎
對小學生而言,努力學習的目的就是希望獲得老師的表揚,所以,他們對老師怎樣對待他,對他的學習有什么反應十分敏感。分數,帶有教師的評價,所以,學生很快就了解到分數的作用,取得高分就成為小學生的學習動機。
3.學習興趣與習慣
低年級學生對學習過程的形式感興趣,而對學習內容和結果的興趣相對較弱,學習習慣也還沒有完全形成,對學習的常規(guī)也缺乏足夠的了解。教師應善于利用這一點安排教學過程。
4.對學習結果的重視隨年齡而增長
隨著年齡的增長,兒童逐漸重視學習的結果。對學習內容的興趣常常和自己對成績的滿足感的體驗聯系在一起。這種滿足感是伴隨著教師的稱贊、夸獎而增強的。因此,教師需要對學生多鼓勵,這對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的形成非常重要。